面板價格下調 彩電市場迎來恢復性增長
0
導讀:作為較成熟的面板家電品類,彩電市場的價格競爭一直十分激烈。去年彩電市場曾遭遇歷史最大的下調上海外圍(外圍預約)外圍外圍上門外圍女(電話微信181-8279-1445)提供高端外圍上門真實靠譜快速安排不收定金見人滿意付30分鐘內到達降幅,但是彩電進入2018年后,面板價格下調加上俄羅斯世界杯的市場舉行,全球彩電的迎恢銷售量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
今年上半年,復性面板廠商開始增大對產能的增長投入,從而導致面板價格不斷下降。面板受面板價格波動影響,價格彩電市場價格也發生相應變化,下調加上電商促銷、彩電新技術的市場上海外圍(外圍預約)外圍外圍上門外圍女(電話微信181-8279-1445)提供高端外圍上門真實靠譜快速安排不收定金見人滿意付30分鐘內到達應用等因素影響,彩電銷量上呈現積極的迎恢上升趨勢。

多條生產線開工 面板價格波動
家電網了解到,復性2018年上半年,京東方位于合肥的10.5G工廠和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體管液晶工廠都開始了商業運營。產量的增加和傳統淡季效應都加劇了電視面板價格的下降,4月和5月,32英寸面板的單位報價跌至10美元以下,更不用說更大尺寸面板。
有數據顯示,上個月全球13大TV代工廠出貨量為751萬臺,同比增長24.6%。其中富士康出貨量達到140萬臺,出貨排名第一,同比增長7.7%;TCL SCBC出貨量達到110萬臺,排名第二,同比增長83.3%。在最新公布的電視面板出貨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面板出貨總量為1億3689萬片,年增11%。
為了應對面板價格的下滑,BOE和CSOT減少了32英寸面板的生產,并將其8.5G工廠部分產量轉成用于生產40英寸和43英寸面板。隨著32英寸面板庫存的逐漸減少以及第三季度傳統旺季的到來,32英寸面板的訂單高峰已經出現,從而導致中國面板制造商在7月份將這些面板的單位報價提高2-3美元,反過來也將40英寸和43英寸面板價格提高了1美元。
與此同時,三季度全球電視面板備貨旺季啟動,品牌備貨需求走強,面板廠商也積極有效的去化庫存和調整產能。據相關數據統計,三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的供需比為4.5%,供需偏緊。
彩電市場上半年恢復性增長
作為較成熟的家電品類,彩電市場的競爭一直十分激烈。去年彩電市場曾遭遇歷史最大的降幅,但是進入2018年后,面板價格下調加上俄羅斯世界杯的舉行,全球彩電的銷售量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據家電網了解,全球彩電市場上半年出貨量達0.99億臺,同比增長4.9%。
在中國彩電市場,價格戰的影響似乎更為明顯。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60萬臺,同比增長3.6%,零售額規模為725億元,同比下降2.0%,零售面積為15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2%。其中,2018年上半年線上彩電市場均價為2545元,同比下降10.2%,線上零售量占比已達到44%,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個百分點。與線上零售量增長相對的是線下的衰退,連鎖店的零售量已下降11%,其它線下賣場也下降12%。
產業升級或許才能破局
雖然價格下調為銷量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價格所帶來的刺激增量正在逐漸減少。據奧維云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均價每降低1元,線上市場規模的增長為9479臺,而2018年上半年均價每降低1元,線上市場規模的增長為7956臺。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彩電產品的價格,消費者對高端彩電產品的性能關注度越來越高,而高端彩電的份額也在逐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4K電視規模同比增長25.4%,OLED電視規模同比增長110.3%,激光電視規模同比增長241.5%,超輕薄電視規模同比增長109.5%;另外,人工智能也成為彩電市場被著重關注的焦點之一,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電視市場份額為45.8%,較去年同期增長28個百分點。
新顯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令一些高端電視產品畫質、形態、性能等方面顯示出優勢,LG、創維等電視品牌旗下的OLED電視發揮其自發光、輕薄、可塑性強等特性,遠遠超過液晶電視的銷量增長速度,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OLED電視在高端市場銷量達到51萬臺,增速高達127%,OLED電視在高端電視市場比例已經占據五成以上。
此外,顯示產品的應用場景也在持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不斷出現,隨著OLED技術的發展,智慧零售、會議、安防、智慧醫療、車載顯示等領域出現了新的需求,未來的顯示市場規模可以預期將有進一步的增長。
今年上半年,復性面板廠商開始增大對產能的增長投入,從而導致面板價格不斷下降。面板受面板價格波動影響,價格彩電市場價格也發生相應變化,下調加上電商促銷、彩電新技術的市場上海外圍(外圍預約)外圍外圍上門外圍女(電話微信181-8279-1445)提供高端外圍上門真實靠譜快速安排不收定金見人滿意付30分鐘內到達應用等因素影響,彩電銷量上呈現積極的迎恢上升趨勢。

多條生產線開工 面板價格波動
家電網了解到,復性2018年上半年,京東方位于合肥的10.5G工廠和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體管液晶工廠都開始了商業運營。產量的增加和傳統淡季效應都加劇了電視面板價格的下降,4月和5月,32英寸面板的單位報價跌至10美元以下,更不用說更大尺寸面板。
有數據顯示,上個月全球13大TV代工廠出貨量為751萬臺,同比增長24.6%。其中富士康出貨量達到140萬臺,出貨排名第一,同比增長7.7%;TCL SCBC出貨量達到110萬臺,排名第二,同比增長83.3%。在最新公布的電視面板出貨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面板出貨總量為1億3689萬片,年增11%。
為了應對面板價格的下滑,BOE和CSOT減少了32英寸面板的生產,并將其8.5G工廠部分產量轉成用于生產40英寸和43英寸面板。隨著32英寸面板庫存的逐漸減少以及第三季度傳統旺季的到來,32英寸面板的訂單高峰已經出現,從而導致中國面板制造商在7月份將這些面板的單位報價提高2-3美元,反過來也將40英寸和43英寸面板價格提高了1美元。
與此同時,三季度全球電視面板備貨旺季啟動,品牌備貨需求走強,面板廠商也積極有效的去化庫存和調整產能。據相關數據統計,三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的供需比為4.5%,供需偏緊。
彩電市場上半年恢復性增長
作為較成熟的家電品類,彩電市場的競爭一直十分激烈。去年彩電市場曾遭遇歷史最大的降幅,但是進入2018年后,面板價格下調加上俄羅斯世界杯的舉行,全球彩電的銷售量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據家電網了解,全球彩電市場上半年出貨量達0.99億臺,同比增長4.9%。
在中國彩電市場,價格戰的影響似乎更為明顯。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60萬臺,同比增長3.6%,零售額規模為725億元,同比下降2.0%,零售面積為15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2%。其中,2018年上半年線上彩電市場均價為2545元,同比下降10.2%,線上零售量占比已達到44%,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個百分點。與線上零售量增長相對的是線下的衰退,連鎖店的零售量已下降11%,其它線下賣場也下降12%。
產業升級或許才能破局
雖然價格下調為銷量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價格所帶來的刺激增量正在逐漸減少。據奧維云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均價每降低1元,線上市場規模的增長為9479臺,而2018年上半年均價每降低1元,線上市場規模的增長為7956臺。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彩電產品的價格,消費者對高端彩電產品的性能關注度越來越高,而高端彩電的份額也在逐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4K電視規模同比增長25.4%,OLED電視規模同比增長110.3%,激光電視規模同比增長241.5%,超輕薄電視規模同比增長109.5%;另外,人工智能也成為彩電市場被著重關注的焦點之一,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電視市場份額為45.8%,較去年同期增長28個百分點。
新顯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令一些高端電視產品畫質、形態、性能等方面顯示出優勢,LG、創維等電視品牌旗下的OLED電視發揮其自發光、輕薄、可塑性強等特性,遠遠超過液晶電視的銷量增長速度,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OLED電視在高端市場銷量達到51萬臺,增速高達127%,OLED電視在高端電視市場比例已經占據五成以上。
此外,顯示產品的應用場景也在持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不斷出現,隨著OLED技術的發展,智慧零售、會議、安防、智慧醫療、車載顯示等領域出現了新的需求,未來的顯示市場規模可以預期將有進一步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