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在中國的最后罪行:盜走中國“第一恐龍”
0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北京日報(北京):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產地之一,中國的沙俄恐龍化石發現地遍及東西南北。云南、中國走中貴陽如何能找到小姐一條龍服務vx《1662-044-1662》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四川、后罪山東、行盜內蒙古、第一恐龍新疆等地都以出土了大量的沙俄恐龍化石而聞名于世。與這些恐龍大省相比,中國走中黑龍江簡直算是后罪“默默無聞”。可是行盜貴陽如何能找到小姐一條龍服務vx《1662-044-1662》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中國最早被科學命名的恐龍化石卻正是發現在黑龍江畔的一個小漁村附近,這個小漁村就是第一恐龍嘉蔭縣的漁亮子。
由于黑龍江江水的沙俄長期侵蝕,沿江兩岸的中國走中地層不斷地被剝蝕,里面埋藏的后罪恐龍化石就不斷地被沖刷出來,暴露在江邊的行盜河灘上。消息不脛而走,被對岸的俄國軍官聽到了,就前來調查并采集化石。最初,俄國人把這些大化石骨頭誤認為是猛犸象,而且在俄國伯力地方報紙上作了報道。俄國地質學家被這一報道所吸引,從1915年至1917年連續到我國進行了三年的大規模考察和發掘,采集到一批恐龍化石。他們把這些化石裝架起來,陳列到彼得堡地質博物館里。研究認定,這是一種鴨嘴龍,高4.5米,長約8米,俄國地質學家把它命名為滿洲龍。
鴨嘴龍是恐龍家族中的晚輩,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一類以植物為食的素食恐龍。嘉蔭縣不僅出土了屬于鴨嘴龍的滿洲龍化石,還發現了似鳥龍化石和大量的植物化石。對這一生物群落的研究和分析表明,現在如此寒冷的黑龍江畔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氣候溫暖潮濕、植物茂密繁盛,氣候條件與現代的海南島差不多。
令每一個中國人深感遺憾的是,中國出土的第一條被科學命名的恐龍并沒有被珍藏在中國。好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地質工作者和古生物學家在那條恐龍的附近又找到了新的恐龍化石地點,發掘出了一批新的滿洲龍化石。這些化石現陳列在黑龍江省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等處。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人民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正式開始。我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楊鐘健院士,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離開北平來到了西南大后方。
1938年冬天,地質學家卞美年和王存義在野外調查中,在昆明西北方的祿豐盆地發現了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一年后,楊鐘健與卞美年等人再次赴祿豐考察,又發現了新的化石地點。他們隨即開展了一個多月的發掘工作,獲得了大量的動物化石和豐富的野外地質資料,所發現的化石動物群被稱為祿豐龍動物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許氏祿豐龍。
許氏祿豐龍的研究論文發表于1941年,它的種名獻給楊鐘健院士在德國的導師許耐教授。許氏祿豐龍生活在大約2億年前,是侏羅紀早期的素食恐龍,也因此成為最早在中國大地上出現的恐龍之一。
1944年12月,中國西部博物館在北碚文星灣建成。中央地質調查所作為籌備單位之一,負責其中地質博物館的布陳,將許氏祿豐龍化石骨架安置在該館的陳列大廳里。1946年,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回南京,許氏祿豐龍也被轉運到了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許氏祿豐龍又被轉運到了北京,架立在該所的標本館內。1994年,該所創建了“中國古動物館”,從此,許氏祿豐龍與其它10多條恐龍骨架一起構成了中國古動物館的基本展品。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三枚古生物紀念郵票。其中一枚是許氏祿豐龍的骨架和復原圖,這枚郵票是全世界發行的第一枚恐龍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