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東部一個面積相當于整個羅馬的冰架完全崩塌
來源:桑間濮上網
時間:2025-11-22 21:05:40

南極洲東部一個面積相當于整個羅馬的冰架完全崩塌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環境資訊中心(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衛星資料顯示,南極經歷破紀錄高溫的洲東幾天內,南極洲東部一個面積相當于整個羅馬的部個冰架崩塌上海外圍(外圍聯系方式)(電話微信189-4469-7302)全國1-2線熱門城市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冰架完全崩塌。
南極洲東部異常高溫 康格冰架崩塌「可能是面積馬事件的開端」
冰架延伸自漂浮在海洋上的冰蓋,有困住內陸冰層的相當重要作用,少了冰架,于整內陸冰會更快流入海洋,個羅導致海平面上升。完全科學家3月25日表示,南極一座名為「康格」的洲東冰架(Conger Ice Shelf)于3月15日左右坍塌。
南極洲東部近期出現異常高溫,部個冰架崩塌上海外圍(外圍聯系方式)(電話微信189-4469-7302)全國1-2線熱門城市高端外圍預約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康宏考察站(Concordia)在3月18日創下攝氏零下11.8度的面積馬高溫紀錄,比季節性標準高出攝氏40度以上。相當異常高溫的于整起因是一道大氣河流(atmospheric river),將熱量困在南極洲大陸上空。個羅
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副教授艾力克斯.森.古普塔(Alex Sen Gupta)說,南極高溫事件于3月15日開始,「看起來,南極洲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比正常溫度高出攝氏20度以上。」
美國航太總署(NASA)和伍茲霍爾海洋學研究院(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地球和行星科學家凱薩琳.科萊洛.沃克(Catherine Colello Walker)博士說,雖說康格冰架相對較小,但這是自2000年代初拉森B(Larsen B)冰架解體后,最大規模的崩塌事件。
「它或許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可能是事件的開端。」沃克說,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康格冰架就一直在縮小,2020年初前縮小的速度并不快,但2022年3月4日與1月份約1200平方公里的表面積相比,卻足足減少了一半以上。
「冰架大規模坍塌不尋常」 學者吁密切關注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冰川學家兼研究助理教授彼得.內夫(Peter Neff)表示,南極洲東部任何一個小冰架崩塌都是出乎意料的。 「我們認為東南極洲是巨大、高聳、干燥、寒冷且不會移動的冰塊⋯⋯依我們目前的理解,由于該地冰和基巖的幾何形狀的關系,冰流失的速度不會和南極洲西部一樣快。」
「像這樣的崩塌,特別是如果與3月中旬大氣河流事件帶來的極端高溫有關,表示必須進一步研究該地的這些狀況。」
斯克里普斯極地中心(Scripps Polar Center)冰川學教授海倫.阿曼達,‧弗里克(Helen Amanda Fricker)說,3月份在南極洲東部發生了三次冰川邊緣斷裂脫落的事件。除了康格冰架崩塌外,托滕冰川(Totten Glacier)和格倫澤冰架(Glenzer Ice Shelf)也發生了規模較小的崩解。弗里克也表示,「南極洲東部的大部分地區都靠冰架撐著,因此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那里所有冰架。」
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地球、大氣和環境學院院長安德魯.麥金托許(Andrew Mackintosh)說,康格冰架下方海水有大量融冰,這可能是它崩塌的先決條件。
「冰架質量流失是自然現象,但冰架大規模坍塌非常不尋常,」麥金托許說,「然而,坍塌本身可能是該地區最近的極端高溫導致表面融化所致。需要更多的證據確認崩塌與最近的暖化之間的關系。」2002年拉森B冰架坍塌是表面融化所致。
康格冰架崩塌影響不大 海平面上升學界另有所憂
澳洲南極科學卓越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Antarctic Science)的負責人麥特.金恩(Matt King)說,由于冰架已經是漂浮狀態,康格冰架的破裂本身不會對海平面產生太大影響。他說,幸運的是康格冰架后面的冰川很小,因此對未來的海平面影響不大。
「隨著氣候暖化,未來將有更多的冰架破裂⋯⋯會有比康格更大的冰架解體。這些冰架原本撐著大量的冰,足以使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金恩說。
科學家特別擔心大小如一個佛羅里達州的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 ),這個又名「末日冰川」的冰川,是拉森B冰架的約100倍大,冰量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半公尺以上。
參考資料:《衛報》(2022年3月25日),Satellite data shows entire Conger ice shelf has collapsed in Antarctica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筑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