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無雙》歷史篇:誰才是劉備集團第一謀士

《極無雙》歷史篇:誰才是極無劉備集團第一謀士

2022-01-17編輯:angle307 諸葛亮治政、治軍都是雙歷史篇一流,并且能夠依據形勢,才劉合肥瑤海區品茶喝茶資源場子崴信159-8298-6630提供外圍女小姐上門服務快速安排面到付款制定相應的備集政策。
ce8beae3341bfceb21218f1f192971b5.png

劉備手下三大謀士:諸葛亮、團第龐統、謀士法正。極無諸葛亮26歲出山,雙歷史篇“隆中對”確定三分天下策略,才劉劉備勢力的備集政治、總勤保障。團第龐統在幫劉備取益州時立下諸多戰功,謀士可惜早逝。極無法正幫劉備和平解決了益州沖突、雙歷史篇取漢中等功績顯著。才劉

有很多人說龐統、合肥瑤海區品茶喝茶資源場子崴信159-8298-6630提供外圍女小姐上門服務快速安排面到付款法正的謀略都在諸葛亮之上,如果他倆不逝世,或許劉備在托孤之時的大臣可能就不會是諸葛亮,蜀國后期的掌政之人也就不會是諸葛亮,果真如此嗎?

我們從職位、功績、能力三方面來聊一聊劉備集團那些事兒。

【功績】

如果我們僅僅以功績結果來看三位的影響,那么諸葛亮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

諸葛亮幫劉備謀分天下,而后又經營蜀國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份堅持和忠誠是無可否認的。

而法正以其謀益州、漢中,為劉備征戰出謀劃策,功勞也是非常的大,應該排在第二位。

龐統為劉備打消取益州的疑慮,并多次獻良策取益州,是幫助劉備取得益州的第一謀臣,但是中途意外而死,便不能與前兩位相比了,所以龐統只能排在第三位。

25ea500e4c54bc0a85ccc2e3b5e60262.png

【能力】

從能力上來分析三位。諸葛亮治政、治軍都是一流,并且能夠依據形勢,制定相應的政策。

入蜀前劉璋太過泛濫的仁政,使得益州雖然和平穩定,但人人不感劉璋仁德之恩,反覺其暗弱。

所以入蜀后諸葛亮制定相對嚴苛的刑罰制度,目的就是要益州的官僚士民都有約束標準,不能像之前那般散漫。

諸葛亮治軍也是嚴明有法度,治下的軍隊整齊嚴明,紀律性很強,斬馬謖一事諸葛亮不庇親信,軍紀肅然。

而龐統其能力較孔明而言略有不同。龐統善謀略,龐統為劉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開劉備入蜀的疑慮。

劉備怕取了益州會失信于天下,龐統就說了:“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后,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雖然這有點強詞奪理,但是劉備還真聽從了龐統的勸說,當時入蜀是大勢所趨,但是孔明等人都沒有能為劉備解開這個心結,龐統做到了。

而后入蜀,龐統曾勸劉備在宴會之時拿下劉璋,這樣益州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不用興刀兵之苦,劉備感覺這樣不符合他之前樹立的形象,因此拒絕。后來龐統又連獻上中下三策以取益州,劉備納其中策,終降服劉璋。龐統在歷史上的形象比諸葛亮應該更有謀略,比諸葛亮性格也灑脫活潑一點。

法正則是龐統之后劉備的參謀。法正在取益州時,幫劉備輔助性地出謀劃策,而且給劉璋寫了一封勸降信,一定程度上幫助劉備和平地解決了沖突。

龐統死后,法正成了主要謀臣,勸說劉備抓住時機,拿下漢中,并作為臨陣軍師,謀略得當。從能力上來分析,三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但個人認為,龐統,法正善于奇謀,這種在戰爭時期是很有用的,但是對于國家來說,更多地是整體的協調,諸葛亮為大才,龐統、法正為偏才。

5d8304752df8d475092ad9fd47b0ff31.png

【職位】

從職位上來看,諸葛亮在荊州時和龐統是正副軍師中郎將,所以諸葛亮一直在龐統之上。益州后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署府事署理。

當時的法正很受寵,用現代話說“皇帝身邊的紅人”。劉備也確實很喜歡法正。給人的感覺就是法正的職位要大于諸葛亮。

漢中王國以漢初制,當時的尚書令為文官“秘書”,署理為“總理”。也就是說劉備如果出征在外,益荊二州諸葛亮才是實際的最高長官。

從職位來比,諸葛亮第一,法正次之,龐統居末。

龐統如果不死,地位有威脅的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諸葛亮一直抓著政治,而龐統生前一直擔任的是軍事參謀,如果龐統不死,謀主應該是龐統,法正最多是個副謀主。之后的益州之爭、漢中之戰的功勞可能會歸于龐統名下,那么法正又何來的受寵如此。

所以三人若長久一般,托孤主臣必然還是諸葛亮,而副臣則看劉備是怎么考慮的了,若是一內一外,則為龐統,若一荊一益,則為法正。

329d5b5401abd3c1f1ef84289186a58b.png
熱點
上一篇:《數碼寶貝:絕境求生》高清截圖曝光 2019年上線
下一篇:美麗的七彩鳥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