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女王”席薇亞.厄爾Sylvia Earle訴說在COVID
作者:焦點 來源:百科 瀏覽: 【大 中 小】 發(fā)布時間:2025-11-23 11:10:19 評論數(shù):

席薇亞.厄爾是深海女王一名海洋科學家,也是席薇國家地理的常駐探險家。2017年,亞.她在波奈島(Bonaire Island)的訴說一座碼頭附近觀察珊瑚的生長。 PHOTOGRAPH BY DAVID DOUBILET,深海女王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海洋學家暨探險家席薇亞·厄爾。PHOTOGRAPH BY ERIKA LARSEN,亞.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jù)美國國家地理(撰文:KATE FURBY 編譯:潘可華):我們在「深海女王」85歲生日前訪問了她,聽她訴說在COVID-19期間反思海洋保育的訴說重要性。
海洋生物學家席薇亞.厄爾(Sylvia Earle)是深海女王美國國會圖書館認定的「活著的傳奇」,也是席薇《時代雜志》(Time)首位點名的「地球英雄」,人們也時常以「深海女王」(Her Deepness)的亞.頭銜介紹她。 50 多年來,南通外圍女模特平臺(外圍預約)電話微信156-8194-*7106提供頂級外圍女上門,可滿足你的一切要求她探索了遼闊的大洋,也遇見了只住在深海處的奇特生物。
厄爾在1966年取得藻類學博士學位。那時人們大多不鼓勵女性追求更高學歷。她成為1970年代最早的海底科學工作者之一,在美屬維京群島海面下約15公尺處進行研究,那是聯(lián)邦贊助「玻璃隕石二號計劃」(Tektite II)的一部份。她也第一位擔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首席科學家的女性。她設(shè)計過潛水艇、寫過多本著作、并且創(chuàng)立了「藍色任務(wù)」(Mission Blue)──一個專門促進科學交流并幫助擴大海洋保護區(qū)的組織。
厄爾自1998年以來一直是國家地理的常駐探險家,她在8月30日過完了85歲。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在她生日前訪問了她對于自己史詩般的事業(yè)、COVID-19期間隔離生活、以及如何更進一步保育海洋的看法。出于篇幅與行文清晰的考量,以下采訪稿已經(jīng)過編輯。
提前祝您生日快樂!
是阿,快到了。對于生日一次次地到來我總是感到非常開心,這比下一年的生日不再到來好。
生日有任何計劃嗎?
完成(我新書)的第10章節(jié)!那將是最大的禮物。
像妳這樣一輩子都在探索野外、且一年大多時候都在旅行的人來說,防疫隔離是什么樣的感覺?
這是個讓人保持平靜的時刻。按下暫停鍵。有幾位科學家形容現(xiàn)在的情況為「人類停滯期」(Anthropause)。雖然造成現(xiàn)況的原因是不好的,但這也讓我們在繁忙中──我過去多年來都是這樣,永遠都在移動,沒有奢侈的閑暇時刻──有一些省思的時間、進行全面的思考;可以好好喘口氣,然后將思緒拼湊起來。
撰寫這本書也是有幫助的,因為我肩負著一項任務(wù)與一種使命。我不只要回顧我的經(jīng)驗,也要匯集世界各地海洋專家的經(jīng)驗。為什么不當作我們的生命必須仰賴海洋的維護那樣去保護它呢?因為實際上就是如此。為什么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很聰明、或有權(quán)利去破壞它?就為了幾個國家、幾間公司、或幾個人的好處,犧牲其他所有人的福祉讓那些人快速致富,這樣的狀況是不應(yīng)該的;基于許多理由,2020 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我有個笨問題──但因為我也是一名海洋生物學家所以不算太蠢──但我這段時間一直想像自己在海底。
我懂。干燥地無所事事,這種感覺真是太糟糕了。我常常需要沖澡呢。
我常常想要如何在潛水時安全地擁抱。每個人帶著自己的水肺那樣,你知道吧?
好問題。那我們來安排一場水中聚會試試吧,沒問題!
關(guān)于海洋保育,妳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步驟是什么?
那些住在非常內(nèi)陸的人,甚至是住在海岸的人,都會想,海洋對我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我要保護它?這么說吧,我們可以從海洋得到很多東西;也可以把很多東西丟進去。我的意思是,所有污水都被排放到海洋里──好吧,不是所有,但很多──所有河川都帶著它們的有毒物質(zhì)流進海洋里。如果我們能提高問題和解決方法的能見度──這也是國家地理做得非常好的部份──也就能夠支援人們運用知識、并在他們可控制的范圍內(nèi)做出選擇。但如果人們不知道,他們也無從關(guān)心。
現(xiàn)在有愈來愈多新的溝通管道,所以情況也會越來越好。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登陸月球,然后從那么遠的地方回頭看地球的樣子。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一樣到達海洋最深處。但對于那些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景色的幸運兒來說,現(xiàn)在是前所未有的好時機。他們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分享那些景色,讓所有人了解我們當前所面臨的風險,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應(yīng)對。
海洋的保育已經(jīng)有好一陣子相當艱難了。目前這個時刻對我們所有人而言又難上加難。當妳失去希望時,妳會怎么做?
看著所有問題并讓它們主宰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如果你讓那樣的事發(fā)生,并說:「我無能為力。」那一切就玩完了。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應(yīng)驗預言」。因為如果你停止嘗試,我們將落入一個你無法接受的境地。而你知道,我們的確可能落入那樣的境地,但絕對不能沒有經(jīng)過奮斗。我們絕對要竭盡所能維持那些讓生命值得活下去的事物,我們有非常非常多的理由保持正面。
現(xiàn)在是一個轉(zhuǎn)捩點。從現(xiàn)在開始一切將會愈來愈艱難。你以為這是大自然囊中的唯一場大流行嗎?也許它足以顯現(xiàn)我們的脆弱,但我們確實有選擇的力量。我們好好保護大自然,就像為我們自己買了保險一樣。讓大自然休息一下吧,這樣不只大自然受益,我們也會受益。讓大自然休息一下,別把它用壞了,不要將維持地球穩(wěn)定的重要系統(tǒng)給摧毀了。
妳有什么生日愿望嗎?
有個自私的愿望:我夢想得到兩艘能下潛1000公尺小潛水艇當作生日禮物,這樣我就能帶小朋友去看海洋中的「微光區(qū)」是什么樣子、分享那里的景色、并啟發(fā)世界各地的人們關(guān)心海洋。另一方面,我覺得最好的禮物是,能從這段我們共同經(jīng)歷的慘怛中獲得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并重拾樂觀。這一切都是可能的,透過個人和群體行動,我們可以轉(zhuǎn)向一個尊重人類所賴以維生的自然系統(tǒng),并且彼此尊重的新時代。 「想要他人如何對待你,你就必須先如何對待他人」是一句老生常談,但我們必須全面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