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龍石與五臺山的故事

 人參與 | 時間:2025-11-22 17:53:12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的歇龍東北部, 為太行山的石臺山支脈。它縱長約100公里,故事深圳外圍專家(電話微信181-8279-1445)深圳外圍專家真實可靠快速安排方圓250公里。歇龍五臺山由東臺、石臺山西臺、故事南臺、歇龍北臺和中臺五大主峰圍繞而成,石臺山因此而得“五臺”之名。故事其中北臺斗峰,歇龍最為險峻,石臺山海拔達3058米,故事是歇龍我國華北地區(qū)最高的山峰,素有“華北的石臺山屋脊”之稱。五臺山的故事深圳外圍專家(電話微信181-8279-1445)深圳外圍專家真實可靠快速安排自然風光固然秀麗,然而它之所以名播國內(nèi)外,基原因則是它一向被奉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另三座是峨眉山、九西岳、普陀山)之首。

  在四大佛教 名山中,五臺山是佛教 四大菩薩之一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 “妙德”、“妙祥瑞”。文殊菩薩 是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專司"聰明”;與司“理”的右脅侍普賢菩薩并列在佛像兩旁。文殊菩薩 的個人形象,一般為頂結(jié)五髻,手持寶劍,身騎青獅,以表示聰明的銳利和威猛。聰明和力量是人們最需要和最尊崇的,因而文殊菩薩的地位最尊,最受人敬仰,五臺山在佛教 名山中的地位也最高。

  據(jù)當?shù)匕傩障鄠鳌R淹迮_山叫五峰山,氣候終年酷熱,赤日炎炎,久旱無雨。文殊菩薩來此傳教,見百姓受苦決定用法除災(zāi),造福萬民。于是他變成一個化緣和尚,跑到東海龍宮向龍王借寶。龍王領(lǐng)他遍覽宮內(nèi)奇珍異寶,任他選。文殊菩薩看了只是搖頭,一樣也看不中,最終,他提出只要龍宮外面那塊又大又黑的石頭。龍王聽了有點為難,想道:此乃歇龍石,吾兒被他拿走如何歇息?”龍王打算推托,但轉(zhuǎn)而一想:“此石又大又重,料這老和尚也搬不動,不如作個人情,免得讓人笑我小氣。”于是冒充搖頭答應(yīng),站在一旁,看這老和尚如那邊理。不料話剛出口,老和尚立即雙手合十作謝,然后用手指輕輕一, 歇龍石竟然由大變小,裝進和尚的袖筒里去了。龍王見狀,懊悔莫及,卻又無可奈何。

  歇龍石就這樣被文殊菩薩帶回了五峰山。說也新鮮,歇龍石一落地,整個山區(qū)頓時就清泉潺潺,草長花開,氣候變得涼爽舒適起來。此后,人們就把這塊歇龍石叫做清涼石,五峰山叫做清涼山。

  再說龍王的五個兒子回到龍宮,見沒有了歇龍石,問明原由后,就一路趕到五峰山想找回去。只見五峰高聳,霧海蒼茫,哪里還找得到歇龍石。五位龍子氣得擺蕩龍爪,橫沖直撞,亂挖亂翻,不僅削掉了五峰的尖頂,使它成為五座平臺,還在每座臺頂?shù)陌肫律希粝铝顺啥褋y石,大小參差,飛棱斗角,這就是俗稱的“龍翻石”。其實,歇龍石就安安穩(wěn)穩(wěn)地躺在臺懷西南18公里的清涼谷中的清涼寺內(nèi)。石長5米,寬2 米, 面平而下銳。石面上好象銘刻經(jīng)文,但又模糊不清。據(jù)說,當年文殊菩薩常常端坐在石上講經(jīng)說法,周圍能容納數(shù)百僧徒聚坐聆聽。《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jīng)〉載:佛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后,于此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頂,文殊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于中說法。’”中國古稱震那國,佛教徒認為中國 在佛經(jīng)中所說的南贍部洲,五臺山的五臺猶如五頂, 地理和地理形勢與經(jīng)中描述的文殊菩薩 的住處極度相似,這是五臺山被視為佛教 圣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據(jù)〈華嚴經(jīng)〉中所記述的文殊菩薩的住處也非常相似,這是五臺山被稱為佛教 圣地的又一原因。

  五臺山作為佛教 圣地, 歷史上曾有佛寺數(shù)百座,真可謂寺院遍及群山, 鐘磬不絕于耳。現(xiàn)幾經(jīng)興廢,仍留有重大的寺廟修建群。其中不少修建中的殿堂樓閣、古塔經(jīng)幢,以及附屬于這些修建的雕塑、壁畫、碑記、匾額等,已經(jīng)成為佛教文物中的寶貝。

頂: 4踩: 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