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眼下,頭部臺競各大平臺在品牌塑造、短視產品升級、頻平無錫外圍(無錫外圍女)外圍預約(電話微信189-4469-7302)全國一二線熱門城市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商業化方面的爭力探索開始更進一步;一場短視頻領域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那么,比對誰又占有優勢?分析
近段時間以來,短視頻網站上的才行各種違規、低俗和不良內容問題引發社會關注。業老2018年,頭部臺競包括快手、短視抖音、頻平美拍和秒拍在內的爭力所有短視頻行業平臺進入整改期,自2018年3月起,比對已有多家平臺被約談或點名批評。分析
挺過4月的才行監管風暴后,互聯網老巨頭騰訊攜旗下微視入局,斬斷了其他短視頻平臺的分享功能,在加上6月淘寶“獨客”的加入,2018年短視頻行業的下半場看頭依然不小。
上半年,由于頭條系短視頻的分流,騰訊感到了危機,CCTV央視經濟新聞聯播報道顯示,2018年因為抖音短視頻的爆發式增長,導致了微信日活用戶下降了5%。該報道預測,到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將超300億元。隨后爆發的“頭騰大戰”則一定程度上助燃了短視頻市場。
眼下,各大平臺在品牌塑造、產品升級、無錫外圍(無錫外圍女)外圍預約(電話微信189-4469-7302)全國一二線熱門城市快速安排90分鐘到達商業化方面的探索開始更進一步;一場短視頻領域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那么,誰又占有優勢?
2018年短視頻行業整體表現
2018年,短視頻鏈接多元場景,打破線上線下邊界;承接更多資源,生態環境愈加清晰;其在多領域交叉滲透,成為一種互聯網生活方式。
Trustdata大數據顯示,短視頻日活躍用戶增長勢如破竹,直追綜合視頻,2018年強勢反超,4月DAU峰值1.6億表現最優;
超級視頻用戶中,短視頻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87分鐘;
短視頻行業一梯隊頭條系占三席,抖音引領增長;二梯隊競爭激烈,騰訊微視MAU環比增長147%表現搶眼。


頭部短視頻平臺競爭力對比
以下,我們從定位、運營模式、內容調性、視頻長度、畫片、人群屬性、內容涵蓋、特色屬性,以及頭部短視頻平臺的戰略、盈利、投資價值等角度,來對它們進行細致比對。
頭部短視頻平臺屬性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2017年12月底
頭部短視頻平臺戰略、盈利、投資價值
快手

戰略方向
近年來,快手的戰略方向可以歸納為“記錄”和“露臉”。
1. 不遺余力地強化“記錄世界,記錄你”的品牌主張;
2. 不斷地在綜藝節目里露臉。
快手,開始往上走,也繼續往下沉。
盈利模式
2017年,快手營收超80億人民幣(其中扣除主播分成后收入近40億),凈利超7億人民幣。
快手的盈利模式主要通過與主播進行收入分成,其余還有信息流廣告、游戲等。
投資情況
2012年4月,晨興資本A輪融資數百萬美元;2015年1月,紅杉資本和晨興資本聯合投資B輪融資數千萬美元;2016年3月,百度領投,紅杉資本、晨星資本等跟投2.5億元C輪融資,當時估值為20億美金;2017年3月,騰訊領投D輪3.5億美元融資;2018年初,騰訊領投10億美元E輪融資。
行業卡位分析
快手之前預計在2018年內上市。一份快手的股權投資報告書,披露了快手的估值及預測:快手此輪估值170億美元,而預計2020年,快手預計凈利潤超90億人民幣。
從流量角度看,2017年的數據顯示,在“戶均月消耗流量排行榜”上,快手已經排名第一,領先微信、微博等應用。
在用戶數、日活用戶數、流量等指標上表現優異的快手,非常容易就俘獲了主流投資機構的認可,估值也水漲船高。
抖音

戰略方向
抖音的戰略是 " 快手化 ”
2018年3月 ,抖音將品牌升級到 " 記錄美好生活 " ,堪稱快手 Slogan" 記錄世界,記錄你 " 的復刻版。抖音去掉了 " 音樂短視頻社區 " 的屬性,而是打上了快手一直以來強調的 " 記錄 " 標簽,只是加上了 " 美好 " 來與快手區隔。
盈利模式
抖音的商業模式一直都比較單一,主要集中于廣告、電商、直播、MCN等形式。
在原生視頻信息流廣告之外,抖音也已經啟動了另一種商業化合作模式——定制站內挑戰。
投資情況
2018年3月,抖音背后的今日頭條正在開展新一輪的融資,而估值有可能將超過500億美元。而亦有傳聞,今日頭條已經開始向各大投資機構詢價并籌備融資,估值區間為400-600億美元。
行業卡位分析
抖音要與快手將進入正面交鋒。抖音主要是一二線城市,快手則是三四線城市,如果要成長為微信這樣的量級,一定是老少通吃,三低三高通吃,否則地位不牢。
但做出這樣的轉變,抖音是有風險的。
一方面,習慣于用抖音標榜自己逼格與個性的城市高級年輕人們,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被帶入低俗的圈子里,難免會放棄這個平臺。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用戶的涌入,意味著內容的不可控性同時增大。
火山小視頻

戰略方向
火山小視頻這款產品,從長遠來看需要補足頭條在去中心化社交產品的空白。
目前火山借助算法,根據興趣進行推薦,將流量分配給普通用戶的產品形態來說,符合頭條在社交賽道上的布局。同時通過強化普通用戶存在感的方式來沉淀社交鏈,強化用戶關系網,為頭條挖出一條更深的護城河。
盈利模式
火山小視頻最終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內容廣告。
1、廣告主便能夠推送產品給精準用戶。視頻主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定位去和廣告主合作,通過精準推送的算法,為廣告主引流。
2、廣告主聯合視頻IP主引流,視頻主更有機會成為IP
投資情況
2017年5月,由今日頭條孵化的火山小視頻宣布,為了鼓勵優質、原創小視頻內容創作,未來12個月,火山小視頻將拿出10億元聚焦補貼小視頻內容。
行業卡位分析
今日頭條對火山小視頻的資源傾力度很大:10億補貼+接入頭條app。但補貼只能是一時之計。
火山小視頻如果真的想成為頭條一個有價值的增長點的話,就需要在粗暴地將流量引入的同時,通過更加精細化的運營和規劃,強化普通用戶的存在感,鼓勵普通用戶自行生產內容,引導普通用戶之間的關注、評論等行為,搭建關系網,可以利用大V引流,但是需要將流量沉淀下來,淡化大V流量的存在。歸根結底,對火山而言,能否通過補貼激勵和大V達人的拉動快速培養起用戶創造內容的習慣,才是關鍵。
西瓜視頻

戰略方向
原名“頭條視頻”。今日頭條之所以要做獨立品牌,是希望讓產品在短視頻行業擁有更清晰的品牌辨識度。今日頭條的視頻數據也與西瓜視頻全面打通,目前今日頭條的視頻底Tab也叫西瓜視頻。
盈利模式
1、廣告原生:鼓勵廣告主生產適合自己品牌的廣告素材與視頻內容,通過開屏及信息流投放的方式出現到產品中讓用戶消費。
2、內容原生:幫助平臺創作者與廣告主連結內容共創,讓品牌內容巧妙植入視頻內容中。
3、電商原生,即邊看邊買。
投資情況
2017年11月,今日頭條宣布,西瓜視頻將拿出20億元幫助平臺上的短視頻作者變現。此外,西瓜視頻將在未來一年針對創作者推出「3+X」變現計劃,具體包括平臺分成升級、邊看邊買和直播。
行業卡位分析
對于西瓜視頻來說,其核心的功能是通過算法,將用戶最感興趣的信息分發給他們,但是用戶本身并沒有在頭條上產生內容,沉淀社交關系(甚至很多連賬戶都沒有注冊),西瓜視頻對于用戶其實是一種單向輸出的關系,是分發而不是連接,這就是西瓜視頻的尷尬之處,一方面缺乏社交關系和社區氛圍方便了其進行流量變現,但另一方面又讓其缺乏足夠的內容壁壘,不得不時刻提防著擁有更多流量的BAT系視頻平臺的威脅。
美拍

戰略方向
2018年,美拍將從專注女性化生態、打造多元MCN生態、引領潮流文化的三大戰略方向發力,實現打造 “女生最愛的潮流短視頻社區”的戰略目標。
盈利模式
在美圖公司的收入構成中,主要包括互聯網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后者依然為營收主要來源。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業務的增速大幅超過智能硬件。
投資情況
已IPO,控股方為美圖公司
行業卡位分析
美拍潛在投資企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和女性相關的公司,如婚戀、美妝等。這類公司首先會對美拍的用戶群體很感興趣,而且,美拍的圖片和視頻美化功能可以提升它們的產品。另一類是移動社交平臺,很可能的公司是騰訊。目前,受技術影響,微信已經走了到聲音這一步,隨著技術發展,騰訊很可能會走到視頻這一步。微視只解決了視頻的基本功能,在視頻的美化、修改、個人心情的融入等良好的用戶體驗方面,還需要美拍的支持。
秒拍

戰略方向
秒拍與微博互聯互通,微博短視頻相關功能的SDK直接接入秒拍,更是強化了關注關系在其生態中的重要性,快速形成了穩定的頭部創作者群體,秒拍短視頻行業月榜顯示,秒拍的大V格局已經形成,秒拍具備了垂直化的基礎,下一步是重度垂直,加強對腰部創作者的支持,像微博一樣形成繁榮的垂直內容生態。
盈利模式
一下科技的營收來源中,其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于直播收入,一半來自植入、常規廣告,包括來自微博的影視宣發等。秒拍的運營模式與快手只走流量變現的路子不同,秒拍、一直播的素人視頻較少,他們的打法是明星+PGC。
投資情況
一下科技旗下擁有秒拍、一直播和小咖秀三大品牌。先后獲得了晨興、紅點、KPCB、微博和Star VC的投資。2015年11月,一下科技獲得由新浪微博領投,紅杉資本、韓國YG娛樂等跟投的2億美元D輪融資。2016年11月獲得由新浪微博領投,上海廣播電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產業投資基金等共同投資的5億美元E輪融資。
行業卡位分析
一下科技兩輪一共拿出20億元補貼扶持內容生態、啟動“秒拍創作者平臺”、推出“金栗子獎”、投資上海成都西安等移動視頻創作基地……未來秒拍的生態扶持戰略應該會更多向垂直戰略傾斜,如針對美食、汽車等領域成立專門的基金,或者啟動專門的獎項等。
秒拍依托于微博這棵大樹,在粉絲關系的深厚沉淀上自然不必多說,最為關鍵的是其實國內首家建立MCN模式的短視頻平臺,鏈接內容生產者、廣告商、MCN孵化機構,實現三贏局面。
秒拍是一個IP、粉絲關系鏈、孵化、變化等多種元素混合的短視頻生態平臺,在同等流量情況下實現更強的商業價值轉化。
結語
從“頭騰大戰”的戰局來看,無可比擬的資金和流量并不能成為圍剿抖音的“萬金油”,即使是騰訊、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在短視頻行業,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尷尬境地是,補貼難以吸引優質內容,流量能否轉化為用戶量還有待觀察。
對短視頻平臺而言,當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于,如何把產品和運營玩出新花樣,擁有自身獨特的內容調性和產品調性。